內容來自sina新聞

無風狀態樓層越高PM2.5越低 50米是分界點傳言不實

  網傳50米是分界點 記者實驗 發現不同天氣情況各異 風的影響因素最大

  進入秋冬以來,重度霧霾天氣頻發,引發網友們熱議。近日,有網友稱,霧霾主要聚集在高空50米以下的空間中,50米以上的樓層為"安全區",可以呼吸到相對幹凈的空氣。

  《法制晚報》記者選取本市不同建築實驗發現,無風狀態下樓層越高,空氣中顆粒物相對較少,但出現刮風天氣則情況不定。

  專傢認為,空氣中顆台中市汽車汽車貸款粒物會因氣流而運動,所謂"安全區"的說法,並不完全準確。

  選點準備

  為瞭驗證導致霧霾纏身的PM2.5濃度與高度是否有關系,記者於11月16日至11月22日,在三種不同天氣條件下,分別選擇處於CBD的國貿三期以及處於居民區的首師大學生宿舍為實驗地點,分樓層高度測量室內PM2.5濃度。

  其中,11月16日風力4-5級,11月18日、19日微風,11月22日無風。

  實驗過程



  有風無風測試結果有差異

  記者先以北京最高建築--國貿三期為實驗對象,傳言中50米高度為分界點,這個高度約在國貿三期的12層。記者分別選取1、6、64、84層進行測試。

  11月22日,由於無風,地面PM2.5指數達到瞭每立方米153微克。測試結果顯示,PM2.5指數隨著樓層高度增加而減少。

  但在11月16日和11月18日有風的情況下,測試結果顯示,指數變化和樓層高度並不一定成正比。4至5級風情況下,64層的PM2.5指數反而更高。

  看來網傳50米以上為"安全區"的說法並不準確

  由於本市不少樓層未超過50米,網傳"安全區"的高度降低一些,是否就準確瞭呢?

  這次記者選擇瞭位於西三環附近的首都師范大學本部學生宿舍9B樓。該樓15層,每層樓大概高三米。記者分別在4、7、10、15層進行試驗。

  測試結果同樣顯示,在無風和微風的情況下,PM2.5指數隨著樓層高度增加而減少,但在4至6級風的情況下,10層室內的PM2.5指數反而是最高的。

  專傢釋疑土地信用貸款設定



  氣流作用所致 "安全區"高度不定

  今天上午,氣象專傢解釋,當氣流相對穩定時,空氣中顆粒物確實會沉淀,集中在一定的高度范圍內,但高度多少是不確定的,這要看顆粒物的大小和霧霾污染的濃度而定。

  當有風時,顆粒物在空氣中並不穩定,它會因為氣流的滾動而運動,也就不會沉淀在低空裡。在風量偏大的情況下,氣流是混合的,這種情況下顆粒物的指數與樓層的高低沒有直接關系,因為氣流的原因,顆粒物甚至會盤旋在好幾百米的高空。因此以高度來判斷霧霾"安全區"的說法並不準確。



敬請關註"foshanleju"
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12-09/08583787356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zelree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